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试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大纲
杭州教师  广州教师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福州教师  南昌教师  教师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大纲  政治资料  地理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招聘试题 >> 语文教师招聘试题 >> 内容

2012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诗歌词曲问答题及答案(二十二)

时间:2012-10-2 13:32:38 点击:

118、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值雨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鱼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宿城南亡友别墅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注]杜城即下杜城,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

(1)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还似"二字在两首诗中不同的表达效果。

(3)《咸阳值雨》首句用一"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次句用"空蒙"二字表现出什么情景

答:(1)《咸阳值雨》表达了闲适之情(或愉悦之情等),《宿城南亡友别墅》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伤之情(或物是人非的怅惘之情、友人已逝的悼念之情等)(2分。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2)《咸阳值雨》中的"还似"二字将洞庭晓景和咸阳雨景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景色的烟水空蒙,描绘出了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宿城南亡友别墅》中的"还似"二字将前两句的"抚今"--由自然界的变化觉人世间的无常,和后两句的"追昔"--友人已逝残梦犹存的孤寂凄清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感伤之情。(4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两个"还似"由今及昔,由此及彼,由实及虚,通过活跃的联想构成了奇妙的关联)

(3)用"悬"写雨,写出雨脚绵延雨帘高挂的景象,突出雨之健捷而有气势。"空蒙"二字烘托出云行雨注、水气蒸腾的景象。写出了这场雨引起周围环境色调的变化。

119、比较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二题。(6分)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3分)

杜诗:

周诗:

(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喜欢哪一首请自选一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3分)

答:(1)杜诗:①春雨来得及时;②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

周诗:①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②春雨水量可观。

(2)杜诗要点:①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好雨知时节");②借住拟人修辞塑造形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③展开想像,寄托情感("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④虚实结合,富于变化(以时间为线,眼见与想像相结合);⑤言有尽而意无穷(由"红湿"、"花重"联想到滋润万物)

周诗要点:①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全诗不见一个"喜"字);

②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耕人"、"花"、|"鸥"的作用);③结构布局的变化性(先言他物,侧面表现,后见主体,正面突出"春雨",前后呼应,彼此补充)

评分标准:本题3分,有观点1分;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且能言之成理,2分。本题不要求考生将两首诗进行比较,只须就某一首在艺术表现方面的个性略作阐释即可。

12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6分)

咏赤壁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赤壁诗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①。

【注】铜雀:铜雀台,建安15年曹操建于魏国都城。二乔:乔公之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1)下面对两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两项是:()(3分)

A.这两首七绝都是怀古诗,咏叹的都是周瑜以火攻破曹的史实。

B.李诗宏观地描写了周瑜火攻的气势及曹军战船灰飞烟灭的结果。

C.杜诗从细节入手,将操军剑断戟折的苦战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D.李诗客观地述说了瑜胜操败的历史,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性。

E.杜诗则暗含对操军兵败的惋惜,慨叹偶然因素对历史的影响。

(2)就杜诗的后两句,写一段鉴赏性文字。(3分)

答:(1)CE(C杜诗中未表明剑断戟折的是操军,且没有"苦战场面"的"展现".E杜诗没有"对曹军兵败的惋惜")(3分,对一项得1分,两项全对得3分)

(2)示例①从假设角度反思历史,指出如果没有东风的帮助,历史可能改写。见解虽不一定正确,却表现了诗人的智慧与才情,使全诗深沉而有韵味。示例②末句用典兼以借代,将没有偶然因素、历史可能改写的抽象思考表现得形象生动。(3分,抓准角度1分,结合诗句1分,效果分析1分)

12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汴河曲 [唐]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②隋家:隋王朝。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④不较多:差不多。

⑴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⑵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

答:(1)李诗重在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慨(喻伤今之意)。皮诗看似为汴河洗刷"罪名",实则巧妙地对亡国之君进行了强烈的斥责。

(2)李诗以描写为主,触景生情;皮诗以议论为主,欲夺故予,角度独特。(意思对即可。)

12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6分)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注: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②飐风:在水中摇摆。③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1)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

(2)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⑴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⑵欢悦、惊喜。

12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

(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表达方式、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4分)

答:(1)李诗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重在议论,表达了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情。(2分,"悲叹之情"、"憎恶之情"各1分。意思对即可)

(2)"逐"字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2分,手法1分,效果1分。意思对即可);"倚"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突出了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2分,手法1分,效果1分。意思对即可)

12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台城》中"鸟空啼"的"空"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吗它与《鹿柴》中的"空"字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请加以赏析。

答:①这两个"空"字表现的意境不同。②"鸟空啼"的"空"是"白白地"、"徒劳地"的意思;既衬托出梦一般的景色,又暗含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台城历经变迁,已经面目全非,但不解情的大自然却一年一度春色,连鸟儿也无谓地在啼鸣。这与杜甫的"隔叶黄鹂空好音"有异曲同工之妙。于乐景中注入哀情,反衬自然无情人有情,传达出诗人心灵深处的忧伤。《鹿柴》中的"空"是"空旷"之意,展现的是大山幽静、不闻人语的情境,表现宁静幽深的境界。(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12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是写;从抒情手法看,李诗,王诗。

(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答:(1)送别;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意思对即给,每处1分,共3分)

(2)李诗豁达(旷达,乐观),王诗离愁中带洒脱(只答"离愁""洒脱""伤感"亦可)

12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答: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12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首诗的作者喜悦、赞赏柳;第二首诗的作者贬斥、嘲讽柳。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答: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前者运用了比喻"、"后者运用了拟人"也正确)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联系QQ:799752985 浙ICP备11036874号-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