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首页 浙江教资 福建教资 江苏教资 广东教资 江西教资 安徽教资 北京教资 上海教资 天津教资 湖南教资 湖北教资 河南教资
河北教资 海南教资 重庆教资 贵州教资 辽宁教资 吉林教资 山西教资 广西教资 云南教资 陕西教资 甘肃教资 青海教资 四川教资
山东教资 内蒙古教资 黑龙江教资 宁夏教资 新疆教资 西藏教资 笔试真题 笔试试题 考试大纲 面试 政策法规 事业单位招聘 教师招聘
医院招聘  银行招聘  高校招聘  公务员考试  教师招聘  事业单位招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 >> 内容

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学科》真题答案

时间:2016-07-13 16:02:22 点击:

 网友提供,如有出入,仅作参考。

  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总分:1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60 分)

  1.【答案】C.物质结构与性质。

  2.【答案】B.课程标准是高校招生考试的命题依据。

  3.【答案】D.模仿。

  4.【答案】B.化学复习课。

  5.【答案】:C 演示法。

  15.【答案】C.

  16.【答案】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滴加在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浓氨水显碱性。

  17.【答案】A.2 种。

  18.【答案】D.各种副反应均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19.【答案】C.

  Cl

  O2N NO2

  NO2

  20.【答案】B.SO2+品红溶液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 小题,第21 题12 分,第22 题13 分,共25 分)

  21.【参考解析】

  (1)通过《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化学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学生应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①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②能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作出判断和解释;

  ③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化学与生活》模块的教学策略:  ①教学内容问题化,学生活动与教师讲授并重;

  ②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

  ③注重科学探究方法的教学;

  ④明确必修化学的基础,确认在该模块的提高及提高的程度;

  ⑤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梳理,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22.【参考解析】

  (1)“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学生具备的起点能力:

  ①溶液配制的原理;

  ②所需要仪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③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及计算;

  ④操作要领。

  (2)重要意义:

  ①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②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③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④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意义的学习,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诊断题(共15 分)

  23.【参考解析】

  (1)正确的答案:此方案设计有误,淀粉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后,在检验水解产物时要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显碱性,否则Cu(OH)2 会被多余的硫酸中和,达不到检验的效果。

  (2)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学生掌握知识是机械的、孤立的,仅知道淀粉的水解产物会与Cu(OH)2 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但不了解此现象背后的反应是如何发生的,不能从本质上分析化学实验现象,因此直接得出淀粉没有水解的错误结论。

  (3)设计如下方案证明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①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碘液,若溶液不变蓝则证明已水解完,否则未水解完。

  ②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显碱性,加入氢氧化铜缓慢加热,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表明淀粉水解;若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表明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 小题,20 分)

  24.【参考解析】

  (1)化学必修1

  (2)实验1:钠表面由光亮的银白色逐渐暗淡。

  实验2:钠首先熔化成球状,然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光,生成淡黄色粉固体。

  实验3:钠浮于水面上;和水发生剧烈的反应,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能使金属钠熔化成小球;产生的气体使钠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生成碱性物质,因而溶液变红。

  (3)由钠容易切割体现了钠的硬度低;保存在煤油中、钠表面由光亮的银白色逐渐暗淡、加热剧烈燃烧表明钠容易被空气氧化;与水可以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体现了强的还原性;加热和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化成球状体现了熔点低。

  ( 4 ) 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产生还原产生C ,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Na+3CO2=C+2Na2CO3

  (5)①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观察的重点;

  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全面观察;

  ③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及时记录实验信息;

  ④引导学生客观观察,如实记录现象。

 五、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 小题,30 分)

  25.【参考解析】

  (1)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理解铝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②掌握铝与氧气、氧化铁、酸、碱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技能目标:

  ①在观察与思考中,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发展观察能力。

  ②在交流讨论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重点:Al 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难点:Al 及其化合物的两性。

  (3)用教学流程图(教学设计思维)简要表示本节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

  1.铝作为一种金属具有的性质。

  2.铝作为一种金属材料相关的的性质。

  设置问题,引导思考根据初中学过的金属的知识和生活经

  验讨论作答

  观察思考

  实验1:铝与氧气反应

  实验2:铝与三氧化二铁反应

  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观察并讨论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的化学反应,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探究

  实验1:铝与酸反应

  实验2:铝与碱反应

  引导学生实验,与生活实际联系,启发学生学习铝的两性学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回顾金属的还原性性质,学习铝的两性,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小结

  本节课主要的化学反应及其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启发引导,归纳总结积极思考,参与归纳

  作业

  观察生活中的铝制品,查阅铝的使用历史。

  (4)“纸漏斗”上面加入少量氯酸钾,是为了镁加热后产生的热量促使氯酸钾分角产生氧气,使燃烧更加剧烈,短时内放出更多的热量,促进铝热反应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

  (5)铝密度较小,约为钢的1/3 左右,常温下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内部的金属继续与氧气反应,可制成轻便的日常用品;导电性仅次于银、钢和金,用作导线;氧化铝为原子晶体,熔点高,可作耐火材料;铝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用于工业生产。

  (6)板书设计:

  铝及铝的化合物

  一、【交流研讨】

  铝的性质:

  1.作为金属(金属的通性):固体、金属光泽、导电性、延展性

  2.作为重要的金属材料:轻便(密度较小)、稳定(氧化物薄膜保护内部的金属继续与氧气反应)、导电性好、还原性(铝热反应)。

  二、【观察思考】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1

  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白光,

  生成白色固体

  Al+O2 Al2O3

  实验2 生成黑色熔融状的金属Al+Fe2O3 Fe+Al2O3

  三、铝与酸、碱的反应

作者:文武教师资格考试网 来源:网络

谨防受骗提示:如果报名时出现收费或汇款等情况,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文武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本站招聘信息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快速及时、权威可靠。如果有侵犯版权请qq:799752985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文章
  • 文武教师资格证考试网(www.wenwu8.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