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试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大纲
杭州教师  广州教师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福州教师  南昌教师  教师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大纲  政治资料  地理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招聘试题 >> 心理学试题 >> 内容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习题卷及参考答案三

时间:2012-10-15 13:04:03 点击: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关于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和影响因素,社会学习论的研究更侧重于( )。

A.道德动机方面

B.道德意志方面

C.道德行为方面

D.道德情感方面

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的行为

3.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A.《学记》

B.《论语》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4.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 )。

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个性

5.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学大纲》

6.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

A.生存

B.情境

C.教材

D.学生

7.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之为( )。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能力

C.元认知控制

D.元认知计划

8.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 )。

A.认知结构和态度

B.智力和学习环境

C.年龄和学习材料

D.学习目标和态度

9.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

A.自我预期

B.成败经验

C.自我归因

D.期待

10.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多选、少选、错选、不选都算错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1.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是( )。

A.发现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2.为了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合理编排教材内容应做到教材( )。

A.结构化

B.信息化

C.程序化

D.一体化

E.网络化

F.合理化

3.问题解决的特点是( )。

A.问题情境性

B.目标指象性

C.认知操作性

D.克服障碍

4.问题的解决类型是( )。

A.定义良好的问题和定义不良的问题

B.排列问题

C.结构推导问题

D.转换问题5.根据学习策略的运用范围,可分为( )。

A.一般学习策略

B.组织策略

C.学科学习策略

D.应用解题策略

6.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

A.行为主义强化理论

B.人本主义的需要理论

C.成就动机理论

D.归因理论

E.成就目标理论

F.习得性无力感理论与自我效能感理论

7.品德的心理结构可归纳为( )。

A.道德认识

B.道德行为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8.下面哪些属于教师的角色( )。

A.学生个性的塑造者

B.科学文化知识传递者

C.学校集体领导者

D.学生的示范者

9.教师的工作具有( )。

A.长期性

B.复杂性

C.特殊性

D.优越性

E.多面性

F.延时性

10.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有( )。

A.问卷法

B.访谈法

C.观察法

D.教学经验总结法

三、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正强化

2.练习

3.变式

4.从众

5.心理健康

四、判断改错题(判断以下各个命题是正确还是错误。如果错误,请将其改正确。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斯金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过程。( )

2.格式塔认为学习是由顿悟来实现的。 ( )

3.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相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转化与发展。 ( )

4.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程序的知识。( )

5.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将新的命题与命题网络中的有关命题联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要对信息进行精加工组织。( )

五、简要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措施有哪些?

2.简述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3.简述知识直观的类型。

4.简述学习策略的分类。

六、论述题(15分)

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七、案例分析题(15分)

赵老师是某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他最近遇到了教学上的困难。他一贯好用的“奖励小红花”策略现在越来越没有效果了,而这一策略在三年级以前是非常有效的。

请结合有关学习动机的知识对赵老师的这种问题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解析:社会学习论更侧重于道德行为的研究。

2.D解析:见学习的定义。

3.A解析: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

4.A解析:见品德的定义。5.C解析: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6.D解析:能主动自觉地关注学生是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

7.A解析: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属于元认知知识。

8.A解析:认知结构、态度、年龄、智力均属个人特征。

9.B解析: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10.C解析:见学习动机的定义。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DE 3.ABC 4.ABCD 5.AC

6.ABCDEF 7.ABCD 8.ABCD 9.ABEF 10.ABD

三、概念解释题

1.正强化: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2.练习: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它是指以掌握一定的技能为目标而进行反复操作的过程,或是刺激与反应的重复操作。

3.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4.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们行动的现象。

5.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四、判断改错题

1.(×)斯金纳改为操作学习论。

2.(√)

3.(√)

4.(×)程序改为“步骤”。

5.(√)

五、简要解答题

1.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措施有哪些?

答:(1)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

(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

(3)恰当地运用外部强化;

(4)使学生学会自我强化。

2.简述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答:(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

(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3.简述知识直观的类型。

答:(1)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2)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3)言语直观:即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

4.简述学习策略的分类。

答: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方面。

(1)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以下模拟预测题整理出来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3)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等。

六、论述题

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答: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全可以结合各门学科的内容来进行训练和提高。一般来说,采用主动的接受学习方式,辅以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和主动解决问题的经验,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特定学科的教学,将会大大地提高解决有关该学科的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适当气氛,以利于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表征问题,使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善于思考的习惯,使学生熟悉学科在基本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问题,熟悉该学科所特有的发现知识的策略等,以下模拟预测题整理出来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都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 能力的发展。

七、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1.赵老师是在使用外部强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种方法是没有错的。

2.但不论使用何种形式的强化物,其关键在于能对学生发挥有效的强化作用。

3.选择有效强化物的基本原则是选择学生所喜欢和想要得到的物品或活动来强化其他 行为。

4.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强化物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当的强化物。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联系QQ:799752985 浙ICP备11036874号-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