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试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大纲
杭州教师  广州教师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福州教师  南昌教师  教师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大纲  政治资料  地理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招聘试题 >> 历史教师招聘试题 >> 内容

中国古代史热点知识专题讲座(4)

时间:2011-8-27 16:45:33 点击:

  核心提示:引言: 翻开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卷”,不难发现历史选择题命题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围绕某一个专题,设计若干个选择题,从而构成一个问题链。命题强调综合基础上的知识再生和潜能发挥,不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另外,文综试题的选材上“不追求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完整性...
3.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与局限性给我们的启示。
四大发明固然值得我们中国人自豪,却不应骄傲自大。相反我们有许多反思的地方。找出原来先进的中国后来沦为落后的原因时,我们并不自卑,相反应该激励我们。
鲁迅先生曾说过:外国人用火药制造了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受明清时期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经济水平、人的观念的限制,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没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这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及科技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行后的物质基础;二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三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四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五要全面实行国家职能,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九、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及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一)专题提示
“一定的思想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为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变化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综观中国古代形成一定气候的思想流派主要有儒、墨、道、法、宗教及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萌芽。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新教材对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表述,从而使该部分内容更加丰满。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因此研究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及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其意义就更加深远。
(二)主体线索梳理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①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他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是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②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继承和发展孔子的学说,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德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宽刑薄税。但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合时宜而未被采纳,秦朝时,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学遭到重创。
③西汉时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加以发挥,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大一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儒的同时崇尚法制,儒学从此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
④宋代的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⑤明朝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说明它已走到极端。这两种观点成为明清两代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
2.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入学的批判
①明后期:李贽是一位以“异端”自居的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它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②黄宗羲:清初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皆本”,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③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君国利病书》,它提倡“脚踏实地”的学风,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④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为器”的唯物主义观点,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与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⑤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在明清文化上也有反映:例如:文学上,出现了揭示封建社会走向没落为主题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借写妖狐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的《聊斋志异》等。
(三)重点问题延展
1.中国古代对治国思想的选择。(略)
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剂之以道: 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这种治国模式的形成,在秦汉以前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选择和探索的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凋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他们各自为新兴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法家是先秦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其变法思想和法治主张具有和进取精神,推动了当时各国的政策、经济、军事改革,为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法家这套建立在富国强兵基础上的以法律为根本,以愚民为手段,法术势相结合,实行君主专制主义的治国模式是很适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口味和需要,因此很快成为秦国的治国路线和统治工具。秦始皇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巩固统一,另一方面又采取一系列重赋税、严苛法、滥用民力的政策,远远超出了农民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使那些本来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措施,在实际上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法家的思想导致了秦朝的早亡。
西汉建立之初,由于长期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人口锐减,农民流亡,经济凋弊,府库空虚。鉴于这种形势汲取秦亡教训,汉初统治者便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治,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力,以巩固统治。一方面对人民采取“轻摇薄赋”、“奖励耕织”以及缓刑等政策,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安定民心;另一方面在 当时郡国并行的制度下,对地方诸侯王采取不过多干涉的政策,以巩固封建统治。与这种形势相适应,道家思想也就得到广泛流行,成为西汉前期起主导地位的治国思想。其核心是清静无为,因循而治。实践证明,完全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并出现了著名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
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对中国古代政治有一定的影响。每当大的政治动乱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往往采用道家治国之策,与民休息,以蓄国力,以安民心,以固社稷根基。汉、唐、宋初年都有相似的做法。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综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例如,孔子的“仁”,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周礼”,但其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孟子的“仁政”说,虽已转到新兴地主势力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儒学随之有了恢复生机的条件。
总之,儒家、法家、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法家提倡法制,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化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2.如何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略)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①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精神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
②对有些内容可抽去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大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大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
③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3.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的认识
①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的发展呈现出流派众多,异彩纷呈的特点,其中在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明显。
②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往往和时代发展紧密相联,是社会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反过来又影响到政治、经济的发展。
③哲学思想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趋向成熟。尤其是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最为突出,从荀子的“制天命而用制”到王充无神论的《论衡》,从范缜范佛教的《神灭论》到王夫之的“天下惟器”的唯物观点和“动静结合”、“趋势更新”的朴素辩证法,使唯物主义思想逐步臻于成熟。
4.明末清初民主思想和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
相同点:二者都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批判,都提出了一些改造封建社会的主张。但在产生的历史条件、内容、影响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不同点:
①产生条件: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但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而西方以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经济条件:明清之际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欧洲重商主义和殖民掠夺政策加速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文化条件:明清之际理学和心学成为官方哲学,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使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基础。
②内容:中国的思想加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欧洲启蒙运动批判封建制度,并为之设立了一套政制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③影响: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对后来的辛亥革命只起到一定的影响;欧洲启蒙运动为北美独立革命、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后来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十、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一)专题提示
民族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即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交往的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总和。这种关系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政治、军事、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在当今世界,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各式各样的民族矛盾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科索沃的民族冲**突到非洲一些国家的部族屠杀,从俄罗斯车臣的战车到美国黑人教堂的大火,从所谓的“中东冲突弧带”到南亚次大陆的“热点群”……几乎地球上每个角落都可以感觉到与民族相关的斗争和摩擦。在欧洲,民族*问题和民族主义曾经催化了近代国家的形成,20世纪上半叶,民族*问题成为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诱因,五六十年代,民族主义又成为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和独立的旗帜。历史上民族*问题的每一次浪潮都对世界格局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新中国建立伊始,国家即废除了历史上的民族压迫、民族剥削制度,确立了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政策和制度,并且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经过五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日益巩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亲如一家。我国成功的民族政策、良好的民族关系令许多国家称道和羡慕,因此民族*问题是历史复习的重点和热点课题之一。
(二)主体线索梳理
1.古代主要少数民族及其分布(略)
①西周:犬戎活动在泾水以北和汾水以西地区。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在淮河流域分布着淮夷。
②春秋:在我国北方分布着狄、戎,南方分布着越族。
③战国:北方和东北草原主要分布着匈奴、东胡;东商沿海和珠江流域活动着越族。
④秦汉:边疆地区主要生活着匈奴、西域各族和越族。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
⑤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时期:蜀汉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东晋十六国:自东汉末年开始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内迁。他们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至河北、辽宁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⑥唐:A突厥: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很快统一我国西北地区。B回纥:原住色楞格河一带,唐太宗时回纥南移,归附唐朝,8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各部,控制东起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地区。8世纪后期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分裂。C靺鞨: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7世纪中叶后,黑水和粟末靺鞨两部强大起来,黑水在北,分布在黑龙江下游,粟末在黑水南部。唐玄综时期正式划入唐朝版图。D南诏:分布在云南西北洱海一带。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的支持下统一六诏。E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个王朝。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⑦两宋: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辽(契丹)、西夏(党项)、大理(南诏);与南宋并立的政权有西夏(党项)、金(女真)、蒙古和大理。
⑧元朝: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忽必烈建立全国性政权,少数民族内迁,汉族外迁,民族融合步伐加快。
⑨明:北方活动着瓦刺和鞑靼,东北活动着女真各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皇太极改民族为满洲,改国号为清,顺治帝入关,用武力统一全国。
⑩清:在全国分布着50多个民族。
2.维吾尔、蒙古、满族溯源
①维吾尔:回纥(唐)—回鹘(9世纪中期)—畏兀儿(元)—维吾尔(清)
②蒙古:蒙古(元朝)—鞑靼、瓦刺(明朝)—漠南、漠北、漠西(明末清初)。
③满族:黑水靺鞨(唐)—女真(北宋)—满州(明末清初)—满族(辛亥革命后)。
3.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和政权(略)
①十六国:A匈奴:前赵、北凉和夏。B鲜卑:前燕、后燕、后燕、西秦、南凉、南燕。C羯:后赵。D氐族:前秦、后凉、成汉。E羌。★
②北朝:鲜卑:鲜卑建立的北魏,后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③两宋:A契丹:辽;B党项:西夏;C女真:金;D蒙古:蒙古汗国。
④元:蒙古建立的统一性全国政权。
⑤清:满族建立的统一性全国政权。
4.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及其活动
①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迁都活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和民族大融合。
②松赞干布:A7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强大的奴隶制政权,以逻些为政治中心。B与唐朝文成公主通婚,加强唐番关系。
③耶律阿保机:A统一契丹各部。B提倡农业。C逐步接受汉族封建文化。D仿照汉字偏旁创制契丹文字。
④元昊:建立大夏国:仿唐宋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举制,创制西夏文字。
⑤阿骨打:A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宋金和议后迁都燕京,改名中都)。B实行猛安谋克制。C1114年举兵抗辽,这是解除民族压迫的正义事业,符合辽统治下的各族人民的愿望。抗辽扫清了女真社会发展的障碍,有利于我国东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D金建立初年,创制了女真文字。
⑥铁木真:A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在斡难河源召开忽里台大会上,被推举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B实行领户分封制、护卫军制度,建立法制、创制文字。C发动对外战争,蒙古军队向西一直打到中亚、俄罗斯,向南达到印度河流域。成吉思汗分封诸子,建立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宣传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四大汗国。
⑦努尔哈赤:A他以赫图阿拉为据点经营30多年,用武力统一女真各部,并建立了兵农合一的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B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后金誓师攻打明朝,几年之后,明朝丧失70余城。C1652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加强对明朝的攻势。1653年,努尔哈赤进攻宁远,被明将袁崇焕击败,负伤而逃,不久死去。
⑧康熙:政治上:设南书房,加强君主专制;经济上:“更名田”、重农抑商、闭关政策(一度开禁);文化上:大兴文字狱(重用传教士);维护统一:平定“三藩之乱”、册封“五世班禅”、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抗击沙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⑨雍正:政治上:设军机处,加强皇权;经济上:摊丁入亩和地丁银;文化上:大兴文字狱(禁止传教);维护统一: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大规模“改土归流”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⑩乾隆:政治上: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文化上:大兴文字狱、派人主持编撰《四库全书》;维护统一:平定准葛尔叛乱设乌里雅苏台和参赞大臣管理蒙古地区、平等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妥善安置土尔扈特布渥巴锡回归、建立金瓶挚签制度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5.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概况(略)
①秦朝:迁内地人民与越族杂居,中原铁器和先进技术传入越族地区,开灵渠,沟通汀水和漓水。
②两汉: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种子传入内地,西域人民学会了汉族的铸铁和凿井技术。
③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与汉族互相学习对方的生产技术:鲜卑政治学习汉族文化,采取汉族地主阶级统治制度。
④唐朝:A回鹘经常用马匹和皮毛换取汉族的丝和茶。回鹘在长安的商人达千人以上,与汉族通婚。长安、洛阳的汉人也喜欢穿回鹘服装。B渤海派人到唐都长安学习,带回许多汉文书籍,并把土特产貂皮、海东青、人参、马、铜输入内地。C汉族工匠把手工技术传到南诏,那里的比织业发展起来,建筑和艺术也有很高成就(如崇圣寺三塔)。D文成公主入藏后,带去了蔬菜种子、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方面的书籍。以后,又有许多酿酒、制磨、造纸墨的工匠到叶蕃,养蚕技术也传到那里。E唐末契丹人逐步学会种田、纺织、冶铁、煮盐和建筑城廓、房屋,开始农耕和定居生活。
⑤北宋:澶渊之盟后,北宋在边境设榷场,进行互市贸易。
⑥元朝: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棉纺技术,改革棉纺织生产工具。
⑦明朝:鞑靼俺答汗与明互市,修建呼和浩特城。
⑧清朝: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
6.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概况(略)
①春秋:华夏族与同边各族接触频繁,加强了联系。
②三国:蜀汉统治下的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有了更多的接触;吴国境内的山越迁出山区,与汉族共同开发江南地区。
③西晋:“五胡”内迁,同汉族之间联系日益密切。
④南朝:随着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迅速,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⑤北朝: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那里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⑥两宋: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各族人民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⑦元朝:汉族人民大量迁居边疆地区,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东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融合,在元朝已被称为“汉人”。唐宋以来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杂居、通婚,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⑧清朝:境内生活着50多个民族,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7.历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可以按朝代和地区两种方式总结归纳)
按地区:
东北:①唐朝:在靺鞨地区设立黑水都督府,封渤海君王,加授忽汗州都督,使东北地区正式归入中国版图;②元朝:设辽阳行省;③明朝:设奴儿干都司;④清朝:设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行省。
西北:①西汉: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管理今新疆地区;②东汉:派班超经营西域;③唐朝:打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设都督府管辖;打败西突厥,先后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④元朝:设岭南行省管理蒙古地区;对新疆部分地区设行省管理;⑤明朝:15世纪初期鞑靼、瓦剌先后接受明朝封号,新疆瓦剌(亦力巴里P124图),明后期,封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为顺义王;⑥清朝:平定噶尔丹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1757年,平定回部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 1726年,清朝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1884年设新疆行省。
西南:①秦始皇:在两广地区设桂林等三郡;②汉武帝: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在两广地区设南海等九郡;③唐玄宗:支持皮罗阁统一六诏,封为云南王;④元朝:设行省和宣慰司;⑤明朝:设宣慰司、建土司制度,平叛后改设贵州布政使司,开始“改土归流”;⑥清朝: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雍正帝大规模“改土归流”。
西藏:①唐朝:结姻亲之好,册命“赞普”,长庆会盟;②元朝:设宣政院管辖,使西藏成为我国的正式行政区;③明朝:设立卫所、建立僧管制度;④清朝:赐“班禅、达赖”封号,确立中央册封制度,派驻藏大臣,建立金瓶挚签制度。
台湾:①三国:230年孙吴派大军达夷洲;②唐朝:称流求;③元朝:称琉球,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④明朝:称小琉球,1624-1662荷兰占,1662郑成功收复,1683降清;⑤清朝:1684年,设台湾府,录属福建省。中法战争后,1885设台湾行省。
8.民族融合的形式:
①民族迁徒。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秦朝时内地人民迁徒到河套;中原人民迁徒到珠江流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
②联合斗争。说到底是阶级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
③友好交往。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大统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融合加速。
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
⑤“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人吐蕃同松赞干布结婚。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⑥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9.民族融合的几次高潮和特点:
第一次: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
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东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
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特点:
①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②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是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
③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
④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大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⑤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
⑥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统一体。
(三)重点问题延展
1.几个重要封建王朝民族政策的比较
①汉武帝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相似之处
⑴两人都打败了少数民族贵族的骚扰,稳定了北部边境。汉初,匈奴兵经常掠夺西汉北部边郡。汉武帝时,对匈奴展开了长期猛烈的战争,击败了匈奴,西汉北部边郡得到了安定;唐初,东*突厥不断发兵南下威胁唐朝。唐太宗大败东*突厥。
⑵都重视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和友好往来。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各族同内地的联系;唐太宗于641年派人送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成婚,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⑶都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管辖。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与西南的联系;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置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做都督。
②唐、宋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和特点
唐朝的主要方式和特点:通过战争挫败少数民族贵族的进攻,如唐太宗打败东*突厥的进攻;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如安西、北庭都护府及黑水都督府等机构的设置;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渤海郡王、云南王、怀仁可汗的册封;进行和亲活动,如文成公文和金城公主入藏。
两宋蝗主要方式和特点:在少数民族进攻和民族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以议和方式缓解冲突;采用支付钱物(岁币)的办法得到边境相对安定。
总之,唐朝以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控制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两宋时内地政权对周边地区没有力量上的优势,控制和管理松驰,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仍然有发展。
③北魏、元朝和清朝民族政策的主要区别
北魏、元朝和清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或局部统一的政权。因此,其民族政策的核心都是如何处理与汉族的关系。
⑴北魏的统治者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推行汉化政策,强制“汉化”。从本质上看,这种“汉化”政策,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发展规律。
⑵元统治者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和特殊利益,推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民族分化政策实质上也是阶级压迫政策。
⑶清代的满洲统治者与他们不同。他们一方面积极吸收汉文,尤其大力发扬其中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压制反清思想。
2.古代民族关系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我国成功的民族政策、良好的民族关系令许多国家称道和羡慕。当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在我国,民族*问题同样具有复杂性、敏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重视和认真处理好民族*问题仍然事关国家治乱、社会进退、民族兴衰。在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民族交往的日益频繁、利益多元化等因素带来了民族*问题方面的许多新情况,需要妥善处理。例如:东*突问题:“东*突”是“东*突厥斯坦”的简称,是20世纪中期在新疆建立的一个谋求新疆*独立的反动组织,流亡欧洲后,长期进行恐怖主义的暴力活动,想以暴力手段争取新疆*独立。分析“东*突”分裂势力产生蔓延的原因,注意一些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破坏,世界一些地区民族极端主义思潮的抬头,对我们的不利影响,也应引起高度警惕。

总之,历史应考思路有三条:第一,强调学科主干知识的整体把握;第二,关注历史问题在现实中的发展和现实问题的历史状况;第三,注意历史问题在政治、地理知识体系中的反映和运用政治、地理知识解读历史问题。围绕这些方面,抓实导读、精讲、选练、点评,是提高备考针对性、实效性的保障。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分享到: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联系QQ:799752985 浙ICP备11036874号-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