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教案 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试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教师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大纲 最新教师招聘信息  最新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招聘试题 >> 语文教师招聘试题 >> 内容

2013年教师招聘《中学语文》专家命题预测试题卷及参考答案八(2)

时间:2013-10-1 17:18:41 点击:

三、文言文阅读(9分)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日:“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注]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抱,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公日:“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日:“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日:“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日:“君使人请之鲁。”公日:“施伯,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日:“君诏使者日:‘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公日:“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日:“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日:“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日:“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

公乃使鲍叔行成。日:“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日:“管仲,雠[同“仇”]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日:“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鲁君日:“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日:“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戮。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xiá,木笼]以予齐。

(节选自《管子•小匡》)

[注]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随公子纠奔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君有加惠于其臣 加:增加

B.治国不失秉 秉:同“柄”,权柄

C.君若宥而反之 宥:宽恕

D.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 比:并列’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分)

A.今乃用之,可乎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B.其为君亦犹是也 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

C.彼知其将反于齐 赵尝五战于秦

D.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 卒廷见相加,毕礼而归之

3.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的一组是( )。(1分)

①夫管仲,民之父母也。

②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

③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

④夷吾事君心二心。

⑤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

⑥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共10分)

1.古诗词赏析(6分)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注]声。

[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默写(4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常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说明环境会改变人,但莲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这一品质却表明人们完全可以洁身自好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3) 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五、现代文阅读(10分)

瓷器的意味

池莉

①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

②比如许多人搬了新家或是装修房子,只要稍有余地,使会置一架多宝柜,架上最少不了的就是瓷器。瓷器的确是好看,其质地、造型、图案、色彩,没有其他什么工艺品可以媲美,实在是一件无可非议的雅物。一般的东西,单从名字上看不出太大的好处,房子就是房子,住人的地方。只有瓷器的名字取得讲究,如叫什么青花釉里红玉表春瓶的,简直就像欧洲古典女人的长裙,是绝不肯平铺直叙的,到处都镶了繁复的精致的华丽的花边,修饰出无穷无尽的意味。

③现在,瓷器毫无疑问是一件大雅之物。然而它是怎么来的?是做什么用的?这么往深处一想,就会发现瓷器原来是一个大俗之物。瓷器原来是作吃喝拉撒用的,最初脱胎于陶器。

在汉代之前,一般都烧制陶器,它的发明和用途直接源于人类基本生活的需要。陶器发现的年代早,据说原始社会的燧人氏就会制造陶器了。人类懂得了使用火,用火烤熟的食物是烫的,这就要求使用相应的容器,于是各种各样的为生活服务的陶器便被创造了出来。釉是汉代发明的,有了釉之后,陶器便向瓷器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但是瓷器也仍然是用于实际生活的。等到在现实生活中足够使用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比较丰富了,这才有少数人的艺术天分开始觉醒,更高的追求出现了。真正作为单纯欣赏对象的精美瓷器这才出世。这个年代就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代。

④唐代首开瓷器艺术的风气之先,想必也是因为丰衣足食之后无所事事,便有了多余的精力去热乎艺术。那时候,一件精美的瓷器创作出来,人们便口口相传。传到社会上有钱有势的人那儿,他们就不惜千金购买了过去,藏入深宅观赏把玩,一帮文人骚客也为其吟诗作画。一来二去,瓷器的佳名传到宫廷。皇家也是凡人,对瓷器的喜欢也是有的,不喜欢也是有的,但是既然达官贵人这般青睐瓷器,在社会上又有了文名,皇家也难免附庸风雅,也欣赏把玩起瓷器来。瓷器贵入宫廷,反过来又刺激了社会。商人有利可图,他们便会投资瓷器工艺,工匠自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艺术灵感喷薄而出。就这样,一波波,一浪浪,推动着瓷器精益求精地创作,直到宋代的登峰造极。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大浪淘沙,肉腐骨存,瓷器终于完全摆脱了最初的粗陋面目,登堂入室,成了艺术品。

⑤尽管瓷器已经被公认为艺术品,但至今为止,用于吃喝拉撒的瓷器器皿还是用于吃喝拉撒,并没有因为成为了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而失去世俗性。世俗是瓷器厚实而庞大的艺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它才一步步登高,越来越好,艺无止境,笑无止境。可见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

⑥再说了,即便是当年官窑出的夜壶,皇帝撒过尿,诗人写过诗,你就是不在乎它,不供在博古架上,不送给博物馆,不卖给文物商店和收藏家,依然拿它撒尿,它也就无所谓俗雅。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尽自己的本色就是。这就好比一个人出了家,超尘脱俗,不在红尘话语中,自然又是一重清凉境界了。这是艺术和做人最难的境界,就是做到了别人也无从知道,因为它不再在任何媒体露面和喧哗,大众很快就忘记了它。只有在意外的或者偶然的某一刻,它与它的知音相逢,那一刻当然就是夺人魂魄,惊天地而泣鬼神的了。

1.怎样理解“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在文中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章第③、④自然段,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瓷器的演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结合全文,请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6万美元。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子女们在接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

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以及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立意明确,内容具体,要写出“我”的真情实感。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选题

1 B 2.C 3.A 4.A 5.C

二、多选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三、简答题

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使它区别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的思想性、综合性、艺术性、知识性、技能性等,使它区别于其他工具,即语文是负载文化的工具,是精神生产的工具,而不是物质生产的工具。

语文这个工具跟其他工具有相同的一面,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训练学生,使之切切实实掌握运用语文这种工具的能力,也就是掌握字、词、句和篇章的运用能力,不容许离开这种训练去空讲理论知识;它跟其他工具又有不同的一面,这又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把训练学生运用字、词、句、篇章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结合起来,不容许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四、分析题

答应学生的请求,并让学生以后还分。这是一种教育艺术。(1)首先是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学生向老师“借分’’是一种幼稚荒唐的行为,而考不及格就要挨家长打,是社会的荒唐。社会的荒唐造成了学生的荒唐。学生一次考试不及格,说明学习中存在着某种问题,要想办法提高,但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因此讽刺、挖苦、打击、甚至打骂学生。因此,用超常的方法借分给学生,使学生避免回家挨打,是在特殊情况下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2)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激励。从学生“泪流满面”的表情和决心“还分”的态度,可以看出学生是不甘落后的,而且是有“还分”的自信的。所以“借分”虽然不能作为一种常规,但在这种具体情况下是对学生的信任和激励。以后学生果真还了分,就说明了这种教育方法的成功。这种教育艺术,体现了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五、教学设计题

答案略。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积累运用

1.单项选择题

(1)D[解析]A项的“痉(jīng)挛”应改为“痉(jìng)挛”;B项“泥(ní)古”应改为“泥(nì)古”;C项“摈(bìng)弃”应改为“摈(bìn)弃”。

(2)D[解析]A项“狂风……下了起来”,搭配不当,改成“密集的雨点夹着呼啸的狂风哗哗地下了起来”。B项“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有歧义。C项“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缺少宾语,在“改革和发展”的后边加上“的成就”。

(3)D[解析]从表意上说,⑤③是一组表意项,阐述人与书籍之间的关系;①④⑥在表意上都是阐述读书的益处,在层次上①是最终结果,应放在最后,获得知识后才能进一步辨析美与丑,所以④属于基础层面,⑥属于高级层面,这样三者的顺序就确定了;②属于转换话题的句子,另起一个层次。从分析上看,前两个组合属于同一话题,应该相衔接,前一组合表原因,后一组合表结果,这样前后的顺序就确定了,正确的排序应为D项。

(4)D[解析]A项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逗号应放到后引号外;B项不用问号;C项两岸携手与共渡难关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

(5)D[解析]A项“了”是“完全”的意思。B项“而”在此表修饰。C项“西”是“向西”的意思。

2.填空题

(1)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

(2)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秀锦芝兰绕阶座凝香

3.判断题

(1)错[解析]约翰•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2)对[解析]略

(3)错[解析]贺知章不是初唐四杰之一,应该是卢照邻。

(4)对[解析]略

(5)对[解析]略

二、科技文阅读

1.捷径;删除;旺盛。

2.设问。提出质疑,统率全篇。

3.说明了海马的位置、直径(或“大小”)和长短。

4.D [解析]由第一个空可以排除AC项,因为司机应该是判断去某个地方怎么走而不是选择,由第三个空可以选出正确答案D。

5.B[解析]A项文中说记忆力会降低,而不是减退。C项文中说“外界送来的信息通过大脑的侧头叶被送入海马,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而没有说是在“一个月内”。D项文中说“记忆力减退并不是由于脑神经细胞减少造成的,而是由于对事物的热情减弱了,失去了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有求知欲的人即使上了年纪,记忆力也不会衰退”,记忆力强弱跟海马的强弱并没有关系。

6.特征:在环境刺激和主体关注下其神经细胞会不断增殖。

功能:能支配记忆力,即把外界通过侧头叶送来的信息根据其重要性进行筛选“调度”再送回侧头叶保管起来,其余的则会自动删除。

7.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三、文言文阅读

1.A[解析]A项中的加是“施加”的意思。

2.D [解析]A项中“乃”的含义分别是“竟然”和“才”的意思,同样是作副词,但是可以透过语境推测出不同的含义;B项中的“其”,第一个“其”在句首,作主语,应为代词,他,指代管仲,第二句中的“其”也是代词,表示物主,他的;C项中的“于”均作介词,前者表示动作的方向.可解释为“到”,后一个可解释为“和”;D项中的“而”均作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以解释为“然后”“接着”“再”等义。

3.A[解析]②是将任用管仲的依据,是执政的方法;④不是表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而是表现他是国家的忠臣。故排除BCD项,选A。

4.(1)如果一定要使国家治理得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

(2)他知道我们将要任用管仲,一定不会(把管仲)交给我们。

(3)在这种情况下,鲁国国君就没有杀(管仲),于是(把他)活着捆绑起来用木笼装着交给齐国。

参考译文:

齐桓公从莒地回到齐国,任命鲍叔牙"-3宰相。鲍叔辞谢说:“我是您的庸臣。国君要施加恩惠给我,使我不至于挨饿受冻,就算恩赐了。如果一定要使国家治理得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有管夷吾才可以当此重任。我在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宽惠爱民,我不如他;治国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好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让四方诸侯效仿,我不如他;披甲执槌击鼓,立在军门,使百姓勇气倍增,我不如他。管仲,好比人民的父母。想要管好儿子,就不可不用他们的父母。”桓公说:“管夷吾亲手用箭射我.射中了我的带钩,几乎使我丧命,现在竟要起用他,可以吗?”鲍叔说:“他也是为了自己的君主才这样做的。您只要赦免他而让他回国,他对您也会是这样的。”桓公说:“那么应该怎么办呢?”鲍叔说:“您可派人到鲁国去要回他。”桓公说:“施伯是鲁国的谋臣。他知道我将起用管仲,一定不肯放回给我。”鲍叔说:“您教使者这样说:‘我君有一个不忠之臣在贵国,需要引渡回来在群臣面前处死。’鲁国的国君必然应允。不过,施伯知道夷吾的才干,一定设法让他在鲁国执政。夷吾如果接受,鲁国就能削弱齐国。夷吾不接受,他估计管仲将要回齐,一定要杀死他。”桓公说:“那么你估计管夷吾会接受么?”鲍叔说:“不会,夷吾侍奉国君,是没有二心的。”桓公说:“他对我也能这样么?”鲍叔回答说:“不是为了您,而是为了先君和国家的缘故。您若想安定国家.就赶快去请回他,否则,就来不及了。”

桓公派遣鲍叔去鲁国议和,对鲁国说:“公子纠是我们的亲人,请您替我们杀掉他。”鲁国便替齐国杀了公子纠。又说:“管仲是我们的仇人.请交我们自己处理才甘心。”鲁君答应了。施伯对鲁侯说:“不要交回。齐国不是要杀他.而是要起用他理政。管仲是天下的贤人,是大材。楚国用他则楚国得志于天下,晋国用他则晋国得志于天下,狄国用他则狄国得志于天下。现在要是齐国请求并得到他,将来必为鲁国之患,您何不把他杀掉而把尸体还给他们呢。”鲁君说:“好。”将要杀管仲。鲍叔进言说:“在齐国杀管仲,是杀齐国的犯人;在鲁国杀管仲,是杀鲁国的犯人。我们国君要得到活的管仲,把他处死在齐国示众,是为教育群臣而行杀;若是得不到活的管仲,就等于您和我们国君的叛贼站在一起了。这不是我们国君所要求的,使臣我不敢从命。”于是鲁君不杀管仲,把管仲活着捆起来用木笼关着押送回齐。

四、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

1.古诗词赏析

(1)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2.古诗文默写

(1)似曾相识燕归来

(2)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3)学而不思则罔

五、现代文阅读

1.物质生活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前提。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

2.(1)从陶器到瓷器;(2)从实用到艺术;(3)从粗陋到精致。

3.(1)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2)追溯瓷器从俗到雅的历史过程。(3)点出做人如瓷器尽自己本色的境界。

4.提示:(1)俗与雅是相互依存和辩证统一的。(2)超越俗雅,尽自己本色。

六、写作

例文:

珍惜与生俱来的感动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我永远会在那里为你守候。

——题记

传说女娲造人时,最先封入人体的就是感动。请聆听大自然吧!听一棵小草吐绿于夹缝之间,感动它的坚韧;听细雨滋润万物,感动它的喜悦;听苍鹰翱翔于天宇,感动它的自由。

倾听春,当一只小虫吮吸小草猛然感到多汁,当一个孩子放风筝猛然感到飞腾,当一个患痛风的人猛然感到无比舒畅,他们一齐感动着把嘴噘成吹口哨形,发出共同的声音——春。

倾听夏,傍晚青蛙在田间呱呱地叫,雷电在头上隆隆地响,杨柳随风摇曳长袖,我们共同感动夏日的热情奔放。

倾听秋,感动是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气势。

倾听冬,感动那独钓寒江雪的安静,莹白的世界,总是给人一种莫名的感动。

我珍惜四季的感动。

在家庭中,半夜学习之余,一杯送进屋中的白开水,是一种亲情的流露;遇到挫折,在背后为自己默默祝福鼓劲的,是一股亲情的泉水;成功时,为自己拍手喝彩的,也是一种亲情的感动。这所有的感动交织到一起,构成了我充满关爱、温情、幸福的家庭生活。

在社会生活中,服务员的一声“欢迎光临”,列车员的一声“祝你平安”,老师的一声“下次努力”,字里行间蕴含着关怀、爱心与不懈的守候。我把这些感动视为一颗颗珍珠,一一拾起,珍惜到永久。

回首过去的学生生活,有欢乐,有笑语,有挫折之中的一双双援助之手,有元旦联欢会上一个个小品、相声,有一次次班会中的自省与教导,有同患难的知己,有学习上的互助。在这怀念学生生活之时只想对大家说一声:“珍惜学生生活的感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片落叶润一片情,亲身经历了春潮、暖身、秋风、清高、夏夜、绝句、寒冬、冷冽。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因有了这么多感动而不虚此行,而我们所要做的并不多,希望所有人记住:“珍惜所有的感动,我永远会在那里为你守候。”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联系QQ:799752985 浙ICP备11036874号-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