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试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大纲
杭州教师  广州教师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福州教师  南昌教师  教师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大纲  政治资料  地理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考试 >> 小学教师资格真题 >> 内容

福建省2005年1月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时间:2012-4-24 15:03:33 点击:

2005年1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学(小学及以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2.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3. 前苏联——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A.叶希波夫•冈察洛夫
B.斯米尔切诺夫
C.凯洛夫
D.申比寥夫
4.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5.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相隔离。 ( )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
6. 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7. “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说明教育是( )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8. 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上层建筑
9. 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 )
A.可以改变人口质量
B.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C.可以调整人口结构
D.可以制约人口迁移
10.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师素质现代化
11.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2.我国正在进行的Alit制实验开始于__________年。 ( )
A.1981
B.1989
C.1991
D.1994
13.“明人伦”是我国__________的学校教育目的。( )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国民党统治时期
14.“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的观点 ( )
A.布鲁纳
B.克伯屈
C.赞科夫
D.怀特海
15.我国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是( )
A.田径
B.乒乓球
C.武术
D.游泳
16.教学从本质上讲是( )
A.一种认识活动
B.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的教学活动
D.智育活动
17.社区教育这一概念在国际上正式确立和广泛运用,是在(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传授知识
B.开发智力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19.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高尚完美的,最值得学习。这说明学生具有( )
A.依赖性
B.向师性
C.可塑性
D.接受性
20.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主张( )
A.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B.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C.教师处于顾问地位
D.学生活动处于中心地位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21.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闲暇教育
D.家庭教育
E.业余教育
2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 )
A.儿童对成人模仿的需要
B.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社会需要
C.人类生存的需要
D.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E.社会安宁的需要
23.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
A.社会性
B.生产性
C.实践性
D.意识性
E.科学性
24.政治有——几种表现形态。( )
A.管理
B.制度
C.活动
D.观念
E.组织
25.我国的教育结构确定了以下几种类型( )
A.基础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教育
E.成人教育
26.教育目的的确定要符合——的需要。 ( )
A.社会舆论
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
C.个人意志
D.社会政治经济
E.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27.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是( )
A.布鲁纳
B.怀特海
C.瓦.根舍因
D.赞科夫
E.克伯屈
28.我国教育内容的规范形式有( )
A.教科书
B.参考书
C.练习册
D.课程计划
E.教学大纲
29.联合国Ut,童权利公约》提出的原则有( )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意见原则
D.提早自立原则
E.无歧视原则
30.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
A.组织上的自愿性
B.内容上的广泛性
C.活动上的自主性
D.形式上的多样性
E.方法上的趣味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31.义务教育
32.潜在课程
33.教学
34.教育目的
35.教育合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6.为什么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7.学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38.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39.现代社会有哪些特征?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0.阐述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41.试述当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005年1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学(小学及以下)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D 5.D 6.B 7.C 8.C 9.B
10.D 11.B 12.A 13.B 14.C 15.C 16.B 17.B 18.C
19.B 20.B

二、多项选择题
21.ABD 22.BCD 23.AD 24.ACD 25.ABCDE
26.BDE 27.ACD 28.ADE 29.ABCE 30.ABCD

三、名词解释
31.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32.潜在课程,又称潜课程、隐蔽性课程或隐性课程。潜在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往往比正规课程更为重要,尤其对促进儿童情感、意志等方面发展的作用更加不可忽视。潜在课程结构具有松散性、开放性,它不像正规课程那样联系紧密,组织严格。但它直接反映社会对教育和人以及文化对教育和人的影响。其中,人的因素作用很大。潜在课程又具有潜在性、非预期性、不易察觉性、多样性等特点。往往使人们不容易察觉或忽视掉。
33.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其次,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再次,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34.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由于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所以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35.教育合力是指充分地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优势与长处.最终形成“教育合力”。

四、简答题
36.这是因为: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他们对学生的思想、学业、身体是全面关心的,他们又明确教育的目的,熟悉教育的内容,懂得教育这个转化活动的规律和方法,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
37.学校产生的条件是多方面的。(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培养本阶级的继承人.并强化对被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
38.学制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随着个体和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变化,及各种主客观条件的改变,各国学制呈现出许多变化,以下是三条重要的发展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早期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完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也更加重视幼儿教育.产生较强的教育要求。这两方面推动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如今,许多国家将学前教育确定为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入园年龄提前,教育范围和规模扩大,并进一步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2)小学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小学入学年龄呈提前之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199个国家和地区中,大多数都规定儿童5—7岁入学,其中规定儿童6岁入学的国家占56.8%。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许多国家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有的已达到8一12年。
(3)高等教育多极化,学校类型多样化。当代高等教育已形成了初、中、高三级体制,即专科教育阶段、本科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阶段,这在各国都有体现。近年来,在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之后,又出现了“博士后教育”。学校类型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多数国家不仅有国文公立学校,还有私立学校。除全13制普通学校外,还有各种广播学校、函授学校、刊授学校、夜大学、自学考试助学班等多种学制类型。
39.(1)工业化,这是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特征。 (2)世界联系的整体化。 (3)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知识化)。 (4)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市场化)。 (5)现代城市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城市化)。 (6)高度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 (7)社会文明的世俗化。

五、论述题
40.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苏霍姆林斯基根据苏联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实践。提出苏联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是他终生执著追求的目标,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实施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即把教育看做由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五部分有机地相互联系并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
41。(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确立学习领域,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学习领域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提出的,它有利于改变目前过分强调分科的状况,有利于发挥地方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国家将按照学习领域制定课程标准。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程设计将强调岛主性、探索性、实践性,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亲身实践,注重学生的探索,注重学生获得各种直接经验。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明确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学科领域的课时规定给地方教育部门留有一定的余地,不同学科的课时规定给学校留有一定的余地.地方教育部门在地方课程中可以决定学习领域与课时的比例分配,学校课程中学校可以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本校课程方案。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联系QQ:799752985 浙ICP备11036874号-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